五一節過后,豬價繼續小幅下滑,節日效應并沒有帶來提振效果。發改委第二次伸出援手,開始國內第二次收儲工作,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,“收儲通過有效提振市場心態、帶動市場多頭力量進場等方式能對豬價形成一定帶動,養殖虧損有望縮窄?!?/span>
節日期間除了南方部分旅游集中的地區走貨好轉之外,整體走貨并不快,白條價格競爭壓力下回落,屠企開工率較節前出現下降,反而倒逼豬價出現回落。港口進口豬副方面,進口豬頭、冷凍豬頭、進口豬肘、進口豬手腳等產品價格繼續回落,近期期貨成交價格也較上期下降不少,市場成交價不理想。
根據以往每次收儲情況來看,每當啟動收儲之后,市場價格都會有一定提振。隨著消息傳出,養殖端挺價心態有所增強,北方豬價也出現小幅提漲。
望都海森商貿有限公司認為:收儲通過提振市場心態、帶動市場多頭力量進場等方式能對豬價帶來一定帶動。如果啟動二次收儲,養殖端挺價信心增強,屠企分割入庫操作或有增加,而二次育肥逢低進場預期也會增加,短期出欄壓力減輕,預期豬價低位出現一定反彈,養殖虧損程度將較前期縮窄?!?/span>
但長遠來看,供需面的緩解才能帶來豬價的有效反轉,從過去能繁歷史看,若無重大疫情或政策干預下,去能繁是一個較漫長的時間。不僅母豬必須淘汰一部分,其次凍品庫存必須要消化一部分,最后屠宰產能也必須要優化,供需面才能迎來緩解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