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美國農業部的監控數據,2022年全球各國、地區的豬肉總產量為10984.6萬噸,同比增長2.08%。其中,中國豬肉產量為5541萬噸,繼續位居全球第一。若再加上歐盟、美國的豬肉產量。這三大生豬養殖中心的豬肉產量,在全球占據的市場份額將擴大至78.28%。但與美國、西班牙、丹麥、荷蘭等豬肉出口大國不同,中國的豬肉是是全球第一大豬肉進口國,進口產品包括進口豬頭、進口豬手腳、進口豬肘等。
中國進口豬肉核心渠道是:歐盟、美洲。盡管受非洲豬瘟影響,我國已禁止從瑞典、德國、意大利等國家進口豬肉,這使得歐盟對中國的豬肉出口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。但歐盟還有西班牙、丹麥、荷蘭等生豬養殖和豬肉出口大國。

2023年前7個月,西班牙再度成為我國進口豬肉(含雜碎)第一大渠道,丹麥排第四、荷蘭第五。5月份的時候,又重啟法國這個貿易渠道允許符合要求的法國豬肉進口到我國。仍以今年前7個月的數據為例,美國是我國進口豬肉的第二大渠道,巴西排第三,加拿大位居第六。再加上排名第一的西班牙、第四的丹麥,第五的荷蘭。上述六國占據我國豬肉進口的近八成。
2023年9月28日,海關總署、農業農村部聯合發布公告:允許符合要求的俄羅斯豬肉銷往中國。俄羅斯豬肉將于2024年第2-3季度開始進入中國市場,為啟動實際供應中國市場,俄方需要采取一系列行動,估計需要耗時3至12個月。俄羅斯豬肉年產量在500萬噸左右,放在全球的確也屬于重量級。但俄羅斯自身的豬肉消費量也很龐大,每年的豬肉出口量僅約為20萬-25萬噸左右。這意味著:除上述六國外,其他任何一個豬肉出口國,在中國豬肉進口格局中都只是“有益性的補充渠道”。
望都縣海森商貿有限公司認為,中國取消對俄羅斯進口豬肉的限制,將會是對中國豬肉進口渠道的有益補充,但現階段進口豬肉核心渠道仍是歐盟和美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