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豬肉價格存在明顯的季節性特征,這主要是由我國居民消費特點和季節性生豬集中出欄所致??傮w而言,勞動節和端午節作為全年淡季消費的節點,往往是全年價格的低點,而中秋節和國慶節往往是全年價格的高點。
國慶節之后,由于短期內消費減少,豬肉價格隨之下滑。11月,天氣涼爽,節假日多,南方有腌臘需求,市場處于傳統旺季,豬肉價格有所上漲。春節期間,本是豬肉需求旺季,但由于集中出欄,此時價格往往低于12月。加上大量進口豬肉,例如進口豬頭、進口豬肘、進口豬手腳等,市場上供給過多。春節之后,豬肉價格在高出欄、低消費的影響下創出年度新低。整體上,季節性因素利好下半年消費,豬肉價格重心一般高于上半年。
2023年“雙節”假期,全國豬肉市場呈現北方豬價先揚后抑、南方起伏不大的走勢。養殖端出欄有限,但凍品庫存只消耗一部分,故假期豬肉價格以小幅調整為主。市場需求不及預期、節后以消耗庫存為主,短期豬肉仍弱勢運行。
綜合來看,供給方面,當前仍處于周期性產量增加階段,凍品被動入庫導致凍品庫存高企,二次育肥也加大了后期供給。需求方面,下半年節日較多,但“雙節”長假主要消耗凍品庫存,消費支撐偏弱,加之非瘟后消費替代,后續消費增量受限。
望都縣海森商貿有限公司認為,豬肉需求增量有限,市場供給較為寬松,加之政策端暫無利好,豬肉價格走強幅度有限。
